《上杭县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时间:2025-04-27 14:49

  一、编制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我县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等16部法律法规,以及《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技术标准、规范及其他相关文件,结合上杭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指挥,分级处置。

  3.长效管理,落实责任。

  4.依靠科技,信息通畅。

  5.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上杭县城区市政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的供水系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发生自然灾害(如各类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干旱灾害等)、饮用水水源或供水设施受污染、供水设施设备安全事故、输配水管网设施受损、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性疾病爆发)、恐怖活动等引起的城市公共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事故分级

  按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可控性、影响城市供水居民人口数量和供水范围的严重程度,事件等级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六、新旧预案衔接

对比项

原预案(2011年)

新预案(2025年)

废止文件

杭政综〔2011〕575号

杭政综〔2011〕575号文件同时废止

新增内容

无明确舆情应对措施

增设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响应分级

未细化分级标准

明确四级响应判定条件

  七、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编制原则。

  第二部分为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按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可控性、影响城市供水居民人口数量和供水范围的严重程度,事件等级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第三部分为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者根据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分级应急响应措施。

  第四部分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上杭县政府成立上杭县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协调机制小组,统一领导上杭县中心城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

  第五部分监测预警,确定了监测及预防、预警分级、预警发布和解除、预警行动等内容。

  第六部分信息报告,明确了信息报告的内容、信息报告的程序和时间、信息发布等内容。

  第七部分应急处置与救援,按照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分级响应。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应急响应启动后,供水企业是事发第一应急响应者,立即做好先期处置工作,上杭县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协调机制小组进行决策并宣布启动相应级别预案,根据事件和应急情况提出城市供水系统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水等工作方案,组织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第八部分事后恢复与重建,明确善后处置,并在预案结束后开展调查评估和考核奖惩。

  第九部分应急保障,分别对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专家保障、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保障、供电保障和其他应急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

  第十部分应急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县住建局组织制订,承担具体解释工作,负责管理与更新。并明确实施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八、 关键词解释

  预警分级:根据供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城市供水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者解除。

  九、注意事项

  2011年12月5日印发的《上杭县城区供水应急预案的通知》(杭政综〔2011〕575号)同时废止。

  十、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上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电话:0597-3880279

相关文件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