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小学生学科素质多元评价实施意见
(修订)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指导,坚持“五育并举”,多元评价,发展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统一,为学生成长奠基,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二、评价目的
1.考查学生学科学习的发展情况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建构小学学科素质多元评价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有效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3.形成科学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的学生学科素质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评价项目
语文科:校园大阅读
数学科:口算、说理、实践
书法科:书法
综合科:体育、音乐、美术及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四、评价方法
1.笔试、口试、操作、竞赛、展评等相结合。
2.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五、评价等级
评价分为四个等级: 优、良、合格、不合格。
六、实施要求
(一)校园大阅读评价
1.过程性评价实施建议
(1)内容
县“校园大阅读”活动指定“必读书目”、语文统编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指定书目、《小学经典读本》“必背”和“诵读”内容。
(2)实施
①由语文科任教师利用阅读课、早读课等时间,对本班级学生进行阅读、朗读与背诵的指导。
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进行朗读与背诵训练。
(3)组织
《小学经典读本》“必背”和“诵读”内容,利用“早读课”时间,由语文科任教师进行现场抽评,每周一次;课外“阅读书目”,在每月的最后一周进行评价:低年级学生由老师调用“超星”阅读平台的题目(或老师出题),在“阅读课”上采用纸笔测试,或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呈现试题,学生口头作答等形式完成评价;中高年级学生利用阅读课或其他在校时间,在学校电脑机房,完成“超星”阅读平台测试内容。
(4)评价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朗读、背诵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生评。在学习小组内复述阅读书目的内容,互读互背《小学经典读本》的内容,由组长评定等级。师评。语文科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朗读及背诵情况进行测评,并结合自评、生评及超星公司阅读平台测试情况,确定评价等级。
①建立题库
每学期末,由年级语文备课组根据“阅读书目”和“经典朗读与背诵”过程性评价中所涉及的内容,建立阅读、朗读与背诵题库,“阅读书目”题库参考或利用“超星”阅读平台题库。
②组建评委
组建以学校教导处、教研室、语文科任教师代表组成的各年级评价小组,按年级交叉的方式参加考评。
③评价办法
班级考评: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进行“阅读书目”和“经典朗读与背诵”纸笔闭卷考查,评定等级。
校级考评:学期末,学校组织考评小组,对随机抽取不少于班级的1/4学生,进行现场考查、评定等级,评定班级团体成效,列入教师教学业绩考评。
县级考评:组织校园大阅读抽测及学校推荐优秀个人参加县级竞赛,县级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2.评价标准
(1)经典读本的朗读与背诵
优:能正确、熟练背诵《小学经典读本》中“必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小学经典读本》中“诵读”内容,有韵味,有情感。
良:能正确、较熟练地背诵《小学经典读本》中“必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小学经典读本》中“诵读”内容。
及格:基本能正确背诵《小学经典读本》中“必背”内容,能正确诵读《小学经典读本》中“诵读”内容。
(2)指定书目的阅读
优:测试题的正确率达90%及以上。
良:测试题的正确率达80%~89%;
合格:测试题的正确率达60%~79%;
不合格:测试题的正确率在59%以下。
(二)数学口算、说理与实践
1.过程性评价实施建议
(1)内容与形式
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抓实“数学口算”和“数学说理”与“实践运用”等三个项目,着力让学生算得对,说得清,用得活,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将口算、视算、听课、笔算相结合,寓教于乐,丰富口算形式;将讲算理与画算理、用算理、辩算理、写算理相结合,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数学说理能力;将数学实践从一般性的解决问题拓展到操作实践、数学实践、开放实践、生活实践、设计实践等,多维度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性学习力。
(2)组织与管理
每一节数学课开展3分钟短时间的全员性口算竞赛训练,每周进行统计评比;落实先学后教理念,推行、并构建教师少讲学生多说的数学说理课堂。每周精选、设计数学说理点,组织开展一次以上数学说理小达人评选活动;拓展教材资源,将课时内容与数学文化、历史、名人、应用等相结合,创新数学校本作业,开展分层训练与评价,每月开展一次以上数学实践作业,每学期举行一次年级交流评比。数学教师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记录与管理,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素养成长记录卡。
(3)评价与实施
①自评。中、高段学生对自己的口算、说理、实践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低段学生由家长评价。②生评。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口算、说理与实践的现场展现与评价,由组长评定等级。③师评。数学科任教师根据自评、生评情况进行测评,确定评价等级。
2.终结性评价实施建议
(1)建立题库
每学期末,由数学年级备课组根据本学期数学教学内容建立数学口算和数学说理与实践运用题库。
(2)组建评委
组建以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数学科任教师代表组成的各年级评价小组,人员为3-5人,按年级交叉的方式参加考评。
(3)实施评价
班级考评:在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根据统一内容进行算、说、用的纸笔专项考查,形成期末学生数学素养综合成绩。科任教师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专项笔算测试成绩给予最终评定等级。
校级考评: 在学期末,学校通过随机抽签抽取不少于班级的1/4的学生,进行现场考查、评定等级,评定班级团体成效,列入教师教学业绩考评。
县级考评:组织该项目的抽测及学校推荐优秀个人参加县级竞赛,县级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3.评价标准
优:(1)口算:在限时内能声音响亮,清楚地说出得数完成口算题,准确率达90%以上;(2)数学说理:声音响亮,说理做到有序、有力、有据,能多层次、多维度较好地阐述其中的道理。(3)数学实践:能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推理严密,思维活跃,创造性解决问题。
良:(1)口算:能声音响亮,清楚地说出得数,准确率达70—89% 。(2)数学说理:声音响亮,说理做到有序、有力、有据,能多层次、多维度一般地阐述其中的道理。(3)数学实践:能正确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思维路径明晰,能展现思考过程。
合格:(1)口算:能声音响亮,清楚地说出得数,准确率达50—69%。(2)数学说理:声音清楚,说理有一定的依据,能一般地阐述其中的道理。(3)数学实践:能解决问题,但不能有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不合格:(1)口算:在规定时间内口算的正确率达59%以下。(2)数学说理:思维混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数学实践: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三)书法
⑴过程性评价实施建议
①内容与形式
要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要求,用“墨韵智能方正书法”教学平台,一至六年级结合现行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内容进行硬笔书法学习,以及三至六年级结合湘版《书法学习指导》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毛笔书法学习。
②实施与评价
硬笔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
毛笔学习要求:小学3到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小学3到4年级要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5到6年级要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学习欣赏书法作品。
③组织与管理
一至六年级每天组织20分钟写字学习,一至二年级每周一节硬笔书法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毛笔书法课,开展书法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要建立自己的书法学习成长记录卡或学习袋;每学期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现场书法练习考核评价一次以上。
⑵终结性评价实施建议
①建立题库
由书法教研组根据本学期各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中的生字或碑帖例字建立书法练习考核题库和组织考核形式。
②组建评委
根据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的原则,以书法教师、语文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代表组成书法学习考核终结评价小组,人员为3-5人,按年级交叉的方式参加考评。
③实施评价
在学期末,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以年级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抽签确定题选,由考评小组组织开展书法考核测评,同时参照教育部书法指导纲要标准书写姿势,根据参评学生人数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与否比率,评出成绩和等级。
如同校园大阅读项目,开展班级考评、校级考评及县级考评,做好县级考评的结果运用。
⑶书法学习评价标准
优:能范写、默写教材例字,格式标准、规范;笔画清楚到位有轻重节奏,无错别字;结构布局合理,重心平稳;字形大小适中,舒适美观;卷面干净整洁、无涂改;与范字例字相似度达80%以上 ;学生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比率80%以上。
良:能范写、默写教材例字,格式比较标准、规范;笔画比较清楚到位有轻重节奏,无错别字;结构比较布局合理,重心比较平稳;字形大小比较适中,舒适美观;卷面比较干净整洁、无涂改;与范字例字相似度达60-80%;学生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比率60-80%以上。
合格:能基本范写、默写教材例字,格式基本标准、规范;笔画基本清楚到位有轻重节奏,无错别字;结构基本布局合理,重心基本平稳;字形大小基本适中、美观;卷面工本干净整洁、无涂改;与范字例字相似度达40-60%;学生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比率40-60%以上。
不合格:不能范写、默写教材例字,格式不标准、不规范;笔画不清楚到位,无轻重节奏,有错别字;结构布局不合理,重心不平稳;字形大小不均、不美观;卷面不干净整洁、涂改多;与范字例字相似度达40%以下;学生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正确比率40%以下。
(四)综合学科
1.加强过程性教学管理与评价:严格落实县级综合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意见,学校教导部门要按“一人一班”原则,科学安排综合学科任课教师,开足开齐每一门综合学科,不得随意挪用综合学科师资和课程;综合学科教师按县、校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科学课程的实验课、德法课程的社会实践课、英语课程的听力训练、艺术课程的实践训练等,学生满意率达80%以上;要设计落实好综合学科的实践作业,做到有展示、有交流、有评价。
2.科学组织学期末终结性评价
体育
(1)考查标准
以《新课程标准》和《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组织相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项目的测试、评价。
(2)形式与等级
班级考评:在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组织全员性项目评价,综合成绩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校级考评:建立体育学科考评小组,对各班级随机抽签不少于全班1/4学生(男、女各一半),现场考查、评价,评定等级。结合平时教学过程性管理考评等级和期末终结性考评成绩,评定学科教师教学业绩。每学期末,各校把教师教绩按要求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在学年末,各校把学校学年度体育素质测评报告与学年汇总成绩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
县级考评:组织该项目的抽测评定等级,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音乐
(1)考查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福建省义务教育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表述的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制定考查内容
(2)形式与等级
1.班级考评(学生音乐素质测评):在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根据统一内容进行纸笔测试(含听辨题)及歌唱能力测试。综合评价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科任教师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成绩给予最终评定等级。
2.校级考评(音乐教师教学业绩考评):在学期末,各校建立音乐学科考评小组,学校通过随机抽签抽取不少于班级的1/4学生,进行现场纸笔测试(含听辨题)及歌唱能力测试,考查、评定等级。并结合平时教学过程性管理考评等级和省市县音乐质量监测成绩,评定学科教师教学业绩。学期末,各校把教师教绩按要求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在学年末,各校把学校学年度艺术素质测评报告与学年汇总成绩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
3.县级考评:组织该项目的抽测等级评定,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美术
(1)考查标准 :要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福建省义务教育美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要求,结合现行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美术素养和技能学习。
小学一至六年级,美术学科除了选用纸笔艺术素质测评、口头评述表达、手绘和制作作品等常见的评价形式外,还应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2)形式与等级
1.班级考评(学生美术素质测评,含美术素养、技能创作实践):在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根据统一内容进行限时美术素养和技能实践创作两个项目的考评。综合评价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科任教师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成绩给予学生最终评定等级。
2.校级考评(美术教师教学业绩考评):在学期末,各校建立美术学科考评小组,学校通过随机抽签抽取不少于班级的1/4学生,测评小组根据本年级的教学内容从题库中抽取一课让学生现场技能创作实践(绘画为主),同时进行美术素养测评,限时完成相关测评。技能创作测试占40%,美术素养测评占60%。由测评老师评定学生技能创作实践和美术素养测评二项评定优良等级,最后综合评定各美术任课老师的优良等级。综合评价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并结合平时教学过程性管理考评等级和省市美术质量监测成绩,综合评定学科教师教学业绩。每学期末,各校把教师教绩按要求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在学年末,各校把学校学年度艺术素质测评报告与学年汇总成绩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
3.县级考评:组织美术素质测评(美术素养、技能创作实践)的抽测等级评定,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等级评定
(1)素养测评:按实际评卷成绩进行算计分纳入总评。
(2)技能创作实践
优:构图合理,主题明确,内容新颖,创意巧妙,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良:构图比较合理,主题比较明确,内容比较新颖,创意比较巧妙,造型比较生动,色彩比较和谐。
及格:构图基本合理,主题基本明确,内容基本新颖,创意基本巧妙,造型基本生动,色彩基本和谐。
不及格:构图不合理,主题不明确,内容不新颖,创意不巧妙,造型不生动,色彩不和谐。
信息技术:
(1)考查标准:信息技术评价以考核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现场呈现作品形式考核学生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思维能力的达成效果。
(2)形式与等级
年级(班级考评):在学期末,各班级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指定地点、组织全员性项目评价。项目评价以学生的项目式作品为形式,综合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校级考评: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学科考评小组,对各班级随机抽1/4学生,以操作实践考查为主,现场考查、限时完成作品进行等级评定。结合平时教学过程性管理考评等级和期末终结性考评成绩,评定学科教师教学业绩。每学期末,各校把教师教绩按要求上报至体卫艺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
县级考评:组织该项目的抽测,考评成绩列入县对校目标管理考评中。
信息技术评价分为优良合格:
优:能根据各考核点的,能完成85%以上的考核内容,技能运用准备恰当。
良:能根据各考核点的要求,技术运用相对合理,能完成75%~84%的考核内容。
合格:能按考核点完成50%至75%的内容。
不合格:没有按考核点要求完成,不及50%。
七、注意事项
1.各校(中心小学或县直小学,下同)要重视教师的学科素质多元评价业绩考评工作,成立多元评价领导小组,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与考评细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过程性考核和量化记录,并按要求做好班级全员性考查与学校对班级的抽样性考查。
2.班级学生考评中,各个项目班级考评的评价分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在学期末,由学校统一集中安排时间进行朗读与背诵、口语交际、口算、说理等项目的终结性评价。科任教师要做好学生评价情况的相应记录、统计,将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评学生的等级。
3.校级教师教学业绩考评中,考评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和教师绩效、职评评聘等直接挂钩。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教绩结果在运用时,有所区别。
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学期末校级考评分值计分如下:
科任教师班级教学业绩综合考评分值=班级优级人数/班级抽查总人数*85+班级良级人数/班级抽查总人数*75+班级合格级人数/班级抽查总人数*65+班级不合格级人数/班级抽查总人数*45
同一组别同学科年级一般分值=同一中心校(县直学校)同一类校同一学科(参照县质量考评的城一组、城二组、农一组、农二组进行划分)各班级抽样总得分/抽样总人数。
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科任教师(备注专任或兼任)每学期教学质量校级考评成绩在期末与语数学科要求一样,严格审核,分别报县进校体卫艺教研室邮箱(jyjtwyg@163.com,联系人丘文良)和小学教研室的指定ftp(样稿,联系人:罗德永),样表见附件1。
4.各校要加强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墙报、家长微信群、校园广播等积极宣传建立规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制造氛围,形成共识。每学年要适时举办朗读背诵、口语交际、数学口算、数学说理、音乐、美术、体育等的比赛活动,以赛促评,推进本项工作的实施。县局于每学年分时段组织相关学科的素养竞赛与抽查(读写算项目一般安排在上学期,体音美及信息技术项目一般安排在下学期),并作做好情况通报与分析。
5.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力求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参与题目编拟、活动组织、评价记录等,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发展。对于成绩或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要尊重人格,以鼓励为主。
6.县局将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本项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评估,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县对校学年目标管理绩效考评中。
7.以上考评事项的实施,从本学期开始执行。
上杭县教育局
2022年3月23日